试着用Markdown写读书笔记,纯纯笔记直接导出长图还是挺爽的,但不太好转换成其他格式,譬如说我刚才随便找的MD转html就让我改得够呛……格式方面还是自己的html+css比较爽啊!以后的读书笔记都挪到这里来吧。


主题

是厄休拉勒古恩\YEAH/

  • 本书是厄休拉创立的作家工作坊讲义。她很鼓励创立作家同侪小组,进行互相交流、朗读、评论作品。在每章的最后都会布置作业,不过我一个都没做(……)。
  • 序言提到本书面向有一定基础的叙事文作者,不过我读下来觉得有义务制教育的语文水平就能看懂了,甚至一些部分非常学院派,需要坚实的语言基础。
  • 本书原本是面向英语写作的,因此部分章节的内容对其他语言的写作者用处不大,例子也不容易get到(但译本在书后贴心地附上了例子原文以供参考。能体会到前四章的翻译真是苦了译者了……)。之后的内容则是各语言写作都共同的技巧,收获还是很大。
  • 书中所有的引例都出自有些年份的名著,因此光是看引文就能收获一个书单。
  • 不像她所写的小说那样,一切作者的观点都被不着痕迹地隐藏、融入于角色、背景及故事本身,厄休拉在本书中的口吻完全是她自己,也尽情地发表她自己的观点。我看到了一个与往常不同的厄休拉,是个稍微有点严肃却依旧幽默的老师。

章节总结

第一、二章

  1. 语言的音乐性:实际上,义务制教育阶段的语文课也提到过这点。即便是小说,读起来朗朗上口也是一个优点。她在这里也推荐作家们大声朗读出自己的作品(但真的好耻啊!)。
    【书单】
    《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》 马克·吐温
    《他们眼望上苍》 佐拉·尼尔·赫斯顿
    《马的心》 莫丽·格罗斯
    《紫色》 艾丽斯·沃克
  2. 标点与语法的重要性:基础还是得夯实。

    指望人们能听出言外之意的想法是幼稚的。将自我表达与交流相混淆是危险的。

第三章 文字的有机作用:句子的长度和句法

提到了句子设计中最常见的问题。

  1. 错位:基本的语法错误,小学语文试卷中改病句题经常出现的例子。
  2. 悬垂结构:主语与从句中的谓语对不上。这点我觉得只能直接引用原文(例子很有意思):
    • 走出家门,一株庞大的橡树高高俯瞰着他们。
    • 酒足饭饱之后,沙发显得圆润而诱人。
      • 几乎所有的作家都会用悬垂结构,有些无伤大雅;但走动的树和可食用的沙发却着实煞风景。

    (*我自己经常犯这个错误,虽然能意识到,却说不上哪里不对,原来是这样一回事……)

  3. 连接词:用了太多修饰和长句。短句可以带来快速的节奏和紧张感。(*也是个我经常犯的错误,有意识地改进中)
【书单】
《曼斯菲尔德庄园》 简·奥斯丁
《汤姆叔叔的小屋》 哈丽叶特·比切·斯托
《到灯塔去》 弗吉尼亚·伍尔芙
(很美,整本书读下来后,这本书是我最想去读的)

第五章 色彩与生机:形容词和副词

不要过分依赖修饰语(与上一节的3.一样)。这一章的原文都很有趣,实在是没啥好总结的,看原文就够了:

当副词所指向的特征能够被动词替代(“他们跑得飞快”=“他们赛跑”),或者形容词所指示的特征能够被名词替代(“一声低沉的怒声”=“一声低吼”)的时候,文字会变得更干净,更紧张,更生动。

那些生性温顺、交谈中和声细语的人,更喜欢使用修饰语,比如“有点”、“倒不如”,它们常常弱化所修饰的词语。这些词放在对话里无伤大雅,但是一旦落到白纸上,它们就成了吸血的水蛭,得立马揪出来扔掉。一直困扰我的吸血虫有“大概”、“或许”、“稍稍”,当然永远永远不能落下的还有“非常”。你或许不如稍稍瞧一眼自己的文字、看看有没有那种你大概非常喜欢的修饰语,或许你大概用得稍稍有点频繁了。

对于一个观点来说,这太短了,而且你还得原谅我拙劣的语言,但我不得不说:形容词和修饰语确实是他妈的混账吸血虫。在对话和内心独白里,像“日落太他妈漂亮了”和“这简单得连他妈的三岁小孩都能看懂”之类的句子是可以接受的,尽管字面上有些不雅观。然而,如果想在叙事文里借用它们达到强调的效果,或者依靠它们注入口语的活力,却只适得其反。它那削弱、打散和瘫痪文字的能力倒着实让人瞠目结舌。

因为过度使用,有些形容词和副词已经变得苍白无力了。“伟大”很少负得起它理应肩负的重量。“突然”大都来得波澜不惊,只能充当一个引语,一声噪音——“他正沿着马路走。突然瞥见了她。”“不知怎的”含混其词,把一个连脑子都不肯转一下的作者暴露在我们面前——“不知怎的,她就是知道……”“不知怎的,他们把它发射上了小行星。”你的故事里没有什么是“不知怎的”的。事情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你写下来了。负起责任来!

第六章 行动起来:动词的人称和时态

但实际上,不管对于作者还是读者,第一人称叙事都是一个古怪、复杂、人为的虚构过程。“我”是谁?不是作者,因为它是作者虚构出的自我;也不是读者,尽管读者可能会与它产生共鸣。

对英语写作者更有用的一章,讨论在英语小说中究竟该用什么时态来描述的问题。我的收获是,被动语态会比较委婉,但不能过分依赖:

人们经常使用被动语态,因为它显得礼貌,不露锋芒,它近乎完美地使一些想法看起来毫无攻击性,像是没有人特地去想,也没有人特地去做,因而也没有人应当负责任。想要担起责任的作家则对它持谨慎态度。怯懦的作家说:“此在(Being)是经由推理而显现的,这被人们广泛地接受了。”而勇敢的作家说:“我思,故我在。”

第七章 讲故事的人:视角和口吻

我收获颇丰的一整章。

  1. 第一人称:读者只能通过“我”的感知来获得信息,可能是不可靠的叙事者;
  2. 有限第三人称:叙述围绕“他”或“她”展开,由他们(观点人物)讲述故事,读者只能通过他们获知信息。与第一人称的口吻不同。可能是不可靠的叙事者;
    *意识流(Stream Consciousness)是有限第三人称的一种特殊的内向形式
  3. 介入作者/全知作者:以作者的视角自由叙事,自由进出所有角色的心灵。可靠的叙事者;
  4. 客观作者/窥探者/摄影机眼/客观叙述:没有任何观点,仅仅叙述客观发生的一切,间接暗示判断,“一只趴在墙上的智慧苍蝇”。可靠的叙事者;
  5. 观察者—叙事者,第一人称:叙事者是某个配角,以第一人称见证了故事的发生;
  6. 观察者—叙事者,第三人称:叙事者是某个配剧,以第三人称见证故事的发生。大概率是可靠的叙事者。

在虚构作品里,视角的不连续是个非常常见的问题。必须有意识地、技巧娴熟地处理它,否则频繁的视角切换会让读者摸不着头脑、在互不相容的身份间来回碰壁,混淆情绪、歪曲整个故事。

【书单】
《荒凉山庄》 查尔斯·狄更斯
《战争与和平》 托尔斯泰

第八章 不同的人称与口吻:切换视角

如果突然被丢进一个不同的视角,感到心烦意乱是常有的反应。谨慎细心的介入作者可以避免这一点(托尔金的狐狸做到了)。但是在有限第三人称下面,作者就无能为力了。如果你正在写一篇以戴拉的视角讲述的故事,你可以说“戴拉抬起头,用爱慕的眼神望着罗尼”,但你不能说“戴拉拾起她无比美丽而羞怯的眼睛,满含爱意地望着罗尼”。退一万步说,即使戴拉知道自己的双眼美丽而羞怯,在抬头看的时候,她也看不见自己。看得见她的是罗尼。你把视角从她切换到罗尼了。(如果事实上,戴拉正在盘算自己的眼神对罗尼的作用,你必须这么讲:“她抬起双眼,清楚它们的美丽和羞怯会打动他。”)像这样只言片语间的视角切换并不鲜见,但却总让人不舒服。

第九章 暗示:在叙事中传递信息

这章中提到了故事、情节、行为三者及其关系,我没有这方面的基础,有点云里雾里。说不定能从罗伯特·麦基的《故事》里收获答案(又是一本读了一些就因种种事情搁置的大部头orz)。

  1. 解释性肿块:

    如果信息像发表演说一样奔涌而下,仅仅靠一些愚蠢的手段做点无用的遮掩,就会是这样——‘哦,船长,跟我讲讲反物质掩体是如何工作的吧!’船长欣然接受,然后滔滔不绝——科幻小说作家把这称为‘解释性肿块’(Expository Lump)。技艺高超的作者(不管是何种小说类型)不会允许任何解释变成肿块。他们分解信息,精细地研磨,把它们做成严丝合缝的砖块,用它搭建起故事大厦。

  2. 复调:尝试真正以你讨厌之人的视角进行思考与写作。
【书单】
《小说面面观》 E. M. 福斯特
《雅各的房间》 弗吉尼亚·伍尔芙
《简·爱》 夏洛蒂·勃朗特
《惊爆危机(The Tailor of Panama)》 约翰·勒卡雷
《月亮和太阳(The Moon and the Sun)》 冯达·麦金太尔
《拉丁美洲史(History of Latin America)》胡伯特·赫林(Hubert Herring)
(*搜不到中文版……)

第十章:跟随故事的律动:聚集与跳跃

详略得当,大胆减去不必要的部分。这也是最近几年自己有意识地尝试的部分,但我对自己还不够狠心……

谈到策略,我会说请在第一稿里放开手脚填充一切——巨细靡遗,哩哩啦啦,把所有东西放进去。然后在修改的时候,思量哪些地方无足轻重、颠来倒去,哪些地方拖慢或阻滞了你的故事,把它们剪掉。挑出有价值的、言之有物的部分,剪切重组,直到剩下的全都可丁可卯。大胆地跳跃。

其中可能就包含你最中意、最精彩、最值得称许的句子或段落。我允许你在裁剪它们时轻轻地叹息或流泪。

修改的时候,有个不成文的规矩、如果能剪掉开头,就剪掉它。如果某些段落过于醒目,把主线晾在一边,支在别处,试着把它拿掉,看看故事有什么变化。很多时候,本以为删减过后会留下个断层,却发现余下的部分了无痕迹地缝合在了一起。仿佛故事或作品本身具有某种形态,你一直在努力接近它,而只需清理掉冗词赘语,它就能成为那个形态。

【书单】
《博闻强记的富内斯》 博尔赫斯

(*我有一个关于信息过载的灵感,可以参考这本书。顺便,厄休拉在这里吐槽福楼拜的《萨朗波》是个被语言窒息而死的例子,“旁观他人没入贴切字眼的流沙之中成了一件有益身心的乐事”。太刺啦哈哈哈哈)

其余

  • 第四章:语言和结构的重复,提到不要害怕使用排比或重复。恰当的重复是好的,为了避免词语重复而刻意使用过多同义词,只会使文本看起来臃肿、令人分心。
  • 附录中有建立同侪小组工作坊的指导、术语表和范例原文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:smile: Unfold »